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需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长三角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聚焦“产才城”适配融合,高效配置人才资源,加速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节点已成为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引擎。人才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支撑。然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政策雷同等问题,引发城市间的“抢才大战”和产业竞争,限制了城市间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畅通流动,以致“产才”融合度低、“产城”适配度低,以及城市间产业链群效应不显著等问题,制约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因此,应以“产才城”适配融合为导向,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流动共享,带动生产要素的畅通;推动城市间产业体系的协作分工和合理布局,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创业链、产业链在城市内的融合聚变以及长三角城市间的互动关联,进而打造人才聚集中心和创新高地,释放一体化发展效能。
依据城市功能定位,规划产业体系,集聚适配人才,夯实区域一体化发展基础。长三角城市应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根据资源禀赋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据此布局设计城市的产业结构体系,优化城市产业网络布局,构建适配城市资源结构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根基。一方面,明确城市群发展时序、主要方向和建设关键点,坚持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加强城市纵向联系,构建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从而增强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吸纳承载能力,夯实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共建和功能连接。另一方面,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等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创新型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和创新生态,以吸引集聚城市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所需的战略科学家、顶尖技术人才、领军企业家等关键人才,从而加快城市乃至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城市人才流动,带动产业优化,促进产城适配,激发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动能。人才是第一创新资源,能够带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城市乃至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加强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共享的顶层设计,完善长三角区域人才的合理布局。通过共建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共建示范园区等方式搭建多样化的人才交流平台,打通科研创新、产业创新的“接口”,促进城市产业体系的优化调整,培育具有产才关联的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另一方面,针对当前长三角地区存在的产业同构和人才争夺现象,应统筹长三角地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积极鼓励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跨界合理有序流动共享。此外,构建城市差异化战略和非对称竞争路径,促进城市人才结构与产业分工、城市功能的高度匹配。以此带动创新要素在城市间的重构和市场潜力的释放,实现“人才汇聚、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动态优化,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完善区域产业布局,统筹人才资源,促进互补协同,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互补生态。聚焦“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以发挥优势、产业协同为导向,优化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产业和人才布局,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协调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长三角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相邻区域空间规划的调整与功能定位的对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统筹人才资源规划和布局,推动人才资源在科研院所、企业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新格局。共建重点产业链体系。强化制造业竞争优势、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跨区域联动,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以优势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互补协同为导向,围绕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引进和培育使用高层次人才。同时,发挥城市主导产业集聚度高、人才统筹力强的优势,提高教育科技人才等政策措施的一体性和协同性,强化跨界地区空间规划的协作联通。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集聚人才,释放人才活力,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保障体系。长三角区域应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首先,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加强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G60科创走廊等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借此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促进创新要素向人才的集聚,助力人才创新效能的释放,在人才与生态的协同支撑下强化源头创新。其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建立多元参与、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促进社会保障、异地通行和医疗结算等服务互联互通,促进人才在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中释放红利。最后,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区域统一开放市场,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其他开放载体在产业联动、政策协同、平台互动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吸引集聚复合型、实用型的国际化人才和海外战略科学家,共创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开放新生态。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河海大学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