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进程中,长三角外贸表现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澎湃动力。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2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7%,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高端制造与民营经济“齐发力”
在规模再创新高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结构亦持续优化升级。尤其是在汽车、船舶、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增长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前10个月,汽车出口2745.3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的39.3%;集成电路出口3743.4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国的40.2%;船舶出口1651亿元,同比增长74.6%,占全国的64%。
“高精尖产品的出口,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也成为外贸的持续增长的新引擎。”中盛普英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胡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长三角凭借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深厚积累,抓住了这一轮外贸增长的新机遇。
以安徽为例,近年来,“安徽制造”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尤其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增速抢眼。据合肥海关统计,前10个月,安徽累计出口“新三样”产品419亿元,增长23.8%。
民营企业崛起,则是长三角外贸的另一大亮点。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占比达54%。民营企业的活跃不仅丰富了外贸主体结构,也增强了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公司研究生产高性能低温、大倍率的‘磷酸铁锂电芯’和‘钠离子电芯’,主要应用于摩托车、汽车启停电池领域,凭借大倍率长循环性能、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低温充放高稳定性等性能成功解决了超低温放电的痛点,在国际市场十分受欢迎。”誉娇诚科技(黄山)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幼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摩洛哥、越南、南非等28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稳外贸政策的相继出台,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胡锋表示,作为全国外贸的重要“压舱石”,长三角区域外贸的持续增长为全国外贸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稳外贸”“优环境”红利持续释放
长三角外贸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国家层面稳外贸政策的持续加码和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减税降费到金融支持,从优化通关流程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贸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经营环境。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胡锋分析称。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在贸易方式上呈现多元化特点,创新活力澎湃。特别是跨境电商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以江苏苏州为例,今年1月至10月,苏州实现外贸进出口达2.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7.7%。
苏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10月,苏州一般贸易增长较快。10月份,在加工贸易微增1.2%的前提下,出口大幅增长9.9%,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一般贸易增长27.7%的拉动,一般贸易占全市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至39.3%,拉高全市出口增速9.4个百分点。其中,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12.7%,体现了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的优势。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电商企业能直接与海外用户建立联系,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并持续推动产品的创新升级。”浙江杭州大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经理徐钿惺表示,公司已在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设立了10多个海外仓。今年前三季度,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公司的出口额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当前,外贸正向着服务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正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卖品牌’升级,进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是进一步培育贸易增量和优势的重要举措。”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涂舒表示。
“今年进博会上,我们看到了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看到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展览展示与洽谈成交,看到了服务贸易展区‘绿色低碳、稳链强链、数智未来’的鲜明特色,看到了虹桥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消费升级、标准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热议话题展开研讨,这是中国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涂舒进一步表示。
在涂舒看来,在当前的外贸增量中,一系列新兴领域成了引人注目的新亮点。例如,在进博会上所展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自动驾驶技术、创新药研发成果、新型储能技术以及数字金融等,都是这些新兴领域的代表,“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实力,也为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