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区域中唯一排名上涨,长三角科创企业培育集群效应显著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4-12-10 浏览量:11

12月8日,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导,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上海智库论坛2024“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生产关系建构”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尤建新分别致辞。

会上,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任声策发布了《育科创2024——城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培育生态指数》和《锐科创2024——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力排行榜》。“育科创”主要关注何种环境更有利于高成长科创企业产生和发展。报告显示,当前科创企业培育领先城市集中在南部、东部地区,北京以满分居榜首,深圳、上海、广州、杭州、苏州等紧随其后,“东优于西、南优于北”格局明显。长三角地区城市平均排名较前一年上涨了0.29位,是纳入该指数评价的五大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云贵川、东三省)中唯一排名上涨的区域,体现出区域发展稳中向好、协同共进的集群效应。“锐科创”主要聚焦当前科创板企业科创力到底如何。报告表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呈现出以上海为节点、二、三产业梯次分布协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整体来看,不同行业企业科创力表现差异显著,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创力优势企业最多;新能源领域科创力优势企业表现最好,呈现“少而精”的态势;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的科创企业科创力则亟须加强。

《中国科技论坛》原副主编张九庆聚焦“特朗普新政与美国AI产业”,介绍了特朗普政府放松监管对AI产业的影响,指出未来美国有可能提高技术壁垒,AI用于国家安全将扩大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出口限制,对我国AI科技进步形成阻碍与挑战。

上海市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丁兴标认为,现有的制度中存在着不少不适应,甚至干扰、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因素,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改进、提升,甚至补缺、填空。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推进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变革。中国学者应把经世致用的优秀传统转化成具体行动,从而真正把大家的智慧转化成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成果。

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杨庆峰以工具的哲学理解为切入点,探讨了智能增强工具应用下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问题。他认为,与新质生产力相符合的生产关系类型根基不是单个实体,而更可能是人—机融合的存在对象。在数智时代,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劳动工具可能消融在主体中或者取代人类主体。这些都会影响生产关系的构建。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剑波指出,产业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具有“一领六化”的特征,即创新引领、共享化、网络化、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化、服务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人本化。发展未来产业,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有利于其革命性优化配置,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占据更加主体的地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管理学院教授卢超认为,“开放—安全”是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和建构要求。他强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构建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剖析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及进行不同阶段对比,他提出重视基础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途径。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常旭华认为,在基础研究转化周期大幅缩短、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内生创新和成果转化必须置于突出位置,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关系的调整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应加强高水平创新与高效率转化的协同提升。他强调,加快理顺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关系与提高科研生产力硬件工具同等重要,高质量成果源头供给、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理应视为生产关系调整的重中之重。

主旨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主持。当天还举行了两个平行论坛——青年论坛和期刊论坛。与会者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共创、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大学专利转让、绿色算力中心建设、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上海邮轮经济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期刊发展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