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7月9日举行的2024浦东航运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长三角“新三样”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集装箱船舶近日已实现首航,提升中转效率,有效促进航运、贸易产业深度融合。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过去,“新三样”作为危险货物通过水路运输时,面临着大量申报工作。为支持“新三样”货物出口,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常州市两地政府、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港口企业依托口岸单一窗口,积极探索构建长三角“新三样”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模式,提升港口水水中转效率,为企业减少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
浦东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柏芬芬说:“危险货物进入上海港之后,只需进行一次申报,申报时间至少缩短了48个小时。实现水水中转‘一单制’,这需要其他港区和上海港结果互认、信息共享。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常州数据和上海数据无缝衔接。”
据介绍,在“上海—常州”试点推行之后,水水中转“一单制”还将逐步实现长三角地区进出港货物申报新模式全覆盖,实现水水中转审批模式全面升级。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董晓玲表示,长三角危险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不仅是航运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浦东新区以人才战略推动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当天会上,浦东新区首次发布航运人才发展白皮书。根据白皮书,至2023年底,浦东航运企业数量达1.1万家,人才数量增长至23.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