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六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专家观点摘编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4-11-21 浏览量: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由上海市社联、江苏省社科联、浙江省社科联、安徽省社科联共同主办,苏州市社科联承办的第六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于11月13日至14日在江苏苏州举行。

本次论坛以“以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近百位江南文化研究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就江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做研讨交流,从文化角度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献智献策。

会议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戴鞍钢,东南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樊和平,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沈松勤,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沈昕,教育部长江学者、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吴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卫平分别作主题分享。

戴鞍钢认为,江南文化主要表现为开放包容、崇文重教、务实创新三个特征。他从江南文化的三大特征与前近代江南手工业、近代江南民族工业、当代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入手,提出“以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时代命题,也是当代江南人的光荣使命”“应该开拓思路,积极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樊和平立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大熊猫’”“为中华文脉的传承创新探路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文化响应”“走出‘盛世修典’的思维和话语惯性”几个维度,提出了“以时代精神解读激活江南文脉”“以‘文化气象’赓续再造江南文脉”“文化的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一体化”“扩展江南文脉的效应”“构建人文经济一体化的中华文明新形态”五大课题建议。

沈松勤以环太湖区域经济与文化的互促互融为例,提出“环太湖文化圈”的研究设想,认为“环太湖区域是明清中国一个异常醒目的存在”,可以从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的世家望族研究入手,深入探究蕴藏其间的“再生性的家族文化资本”“再生性的社会文化资本”,进而从“人文经济”的视角探究其“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

沈昕建议,以地理分界为基础,综合考虑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建立一个合理的江南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出三省一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江南”高地。长三角文化创新共同体建设要注意把握共建原则、坚持开放融合路径、努力构建合作机制、携手推进文化研究、共同打造文化精品。

王卫平认为,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包含崇尚实学的经世致用精神、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将主体内在道德价值转换为实用价值,锻造了江南人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的创新精神,成为江南地区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强力支撑。

三场专题研讨会分别聚焦“江南文化传承与人文经济发展”“江南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江南文化视野下的苏州”,以更加微观的视角,探析江南文化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影响。

在“江南文化传承与人文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分享了其对于《核舟记》中的江南人文经济学的研究,认为核雕作为江南优秀传统工艺的缩影,深藏着江南文化的人文经济传统。传统江南工艺既有审美鉴赏和体验的价值,又有实用和市场的价值,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为当今长三角人文经济发展确立了示范样本。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李向民自上古时期苏州地区的尚武民风讲起,娓娓叙述了衣冠南渡对苏州的风气从尚武到尚文的转变,宋元明清时期苏州人文精神中重教理念、工匠精神、斗争精神、市民文化、勤勉务实、重商精神的逐步定型,近代苏州工商业对企业家精神、工商文化、慈善精神等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等对新时代苏南现代化新样态的人文支撑。

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系系主任、教授杜正贤以《江南地区青瓷文化传承与发展》为题,沿着“原始青瓷-成熟青瓷-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现代青瓷产业”的发展脉络,介绍了“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的深厚文化底蕴。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霞霞就“人文经济如何赋能江南文化的数字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现实问题,分享了5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AIGC等数字技术优势,二是优化江南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三是构建江南文化标识性数字消费场景,四是建立江南文化原创文旅品牌综合体,五是增强受众的江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聚焦“江南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介绍了杭州湾北岸文化这一特殊的江南文化类型——以开拓进取为核心,以海洋精神为先导的海韵江南文化。她以上海金山区为案例指出,推进空间转型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体现出“三古一卫”这一具有海韵江南文化特色的江南地理文化标识,融入到金山区域发展规划和实际建设工作中,为推进江南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彭红卫认为,将屈原和楚辞置于长江文明体系中考察,既有助于将屈原和《楚辞》研究从楚文化视域中延展开来,赋予屈原和楚辞研究更广袤的时空背景,也有助于丰富长江文明的研究,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借鉴。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陈国灿深入解读了江南社会的突出特性“求真务实”,认为这种务实特性不仅仅是讲求实际的行为意识,更是现实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由此塑造了灵活变通的社会性格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形成了开拓创新的发展道路。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书记、教授周毅介绍,在晚清修志高潮中,多数“江南”地区都有在志书中记录“大一统”的重要功绩。这不仅是清中前期建立起的“大一统”观在晚清的延续,也为传统的“大一统”观念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的转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将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内容概括为江南文化中的“小传统”文化,认为其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对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亟待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观照“江南文化视野下的苏州”,刘士林认为,根脉深厚、几乎集聚了传统江南文化所有精华的苏州文化,具备建设当代江南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在江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中,苏州应该有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包容的胸怀、更远大的理想和更全面的作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列数了明清以来“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苏州驰名品牌,如香山蒯氏大木匠、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等。诸如松鹤楼面食、雷允上药材等,更是苏州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和远近驰名的品牌。这些品牌既繁荣了苏州的经济,也提升了苏州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推动着苏州的社会进步。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黄泳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角度提出,温度的升高、降雨模式的改变等等,均会对苏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当前,苏州正站在遗产保护范式变革的前沿,可通过融合文化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以及基于景观的解决方案,在促进居民的福祉、身份认同和凝聚力方面与世界共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