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献良策 —— 2024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侧记

来源:长江网 发布时间:2024-12-12 浏览量:13

群贤毕至,智者云集。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12月10日至11日,2024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在池州市举办。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的10位院士、8位特邀专家,以及200多名来自科协领域、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学会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享创新成果,共谋发展大计,共商合作事宜。

会场内,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各位院士围绕产业培育、科创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引进等重点领域,纷纷为池州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第一,设立‘7·29’人才工作日,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在池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拿出部分岗位面向全球开展常态化招聘。第二,积极加入国家级产业联盟,深化与央企、国企和头部民企的战略合作。第三,在国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设立科创飞地,链接科创资源,服务池州高质量发展。”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方明以“重人才、广交友、走出去”为主题,为我市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曹杰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打造更大产业集群的构想。他建议我市以产业整合为抓手,加快形成规模效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重点关注了我市的矿业资源。他指出,就全省而言,池州矿产资源优势明显,要围绕矿产资源做好“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文章,加大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支撑。千方百计揽才、各尽其能兴才,方能形成“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眼下,正处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上升期、关键期的池州,求贤若渴、惜才如金。感受到我市广纳贤才的满满诚意后,院士们纷纷为池州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路。

“升级池州学院,培养本土人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结对,进一步把池州学院打造好。”“与一些头部企业合作办大学,为本地培养产业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指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池州在人才引进方面优势不大,必须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建议进一步发展并升级池州学院,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

说起来到池州最大的感触,院士们夸得最多的还是生态环境,并积极为池州环境保护工作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思路。

“这里有‘中国鹤湖’升金湖,还有外交部发言人推荐的平天湖,生态环境非常好,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汉青是环保科研领域的领军者,他说,30年前来过一次池州,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境内水系十分发达、通江达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从源头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防,建立健全第一时间处置机制。在成功培育艾可蓝等大气类环保产业公司的同时,要积极引育水监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产业公司,做大做强环保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和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则建议池州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用技术手段呵护好一方山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认为,池州境内水系发达,自然环境优越,这是最厚实的生态“家底”,要在重视发展各类新材料产业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同时,他还建议,池州应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打好九华牌,促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绿色是池州最亮的底色,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一批批绿色农特产品在长三角加速“出圈”,已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9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是舌尖上的科研登峰人,谈到池州的茶叶、富硒农产品、黄精、食用菌、鳜鱼等农特产品时如数家珍。“不仅要卖茶,还要卖茶饮料、茶食品。”“药食同源,做好药品与食品深加工。”……金征宇抛出了“金点子”,还详细地讲述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是土生土长的池州人,一直心系家乡发展。“这几年,池州各方面都发展得特别好,去年有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我听到后特别高兴,引以为傲。”李根生表示,将结合池州发展实际,联合有关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合作,促进池州镁基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并对池州的地热资源进行勘测。同时,也会对接一些油气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企业来池州考察,进一步向外推广池州文旅、康养资源。

聚人才、兴产业、谋发展、优环境……加速崛起的池州,正以矫健的步伐快速融入长三角,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