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江日报12月27日讯 12月26日9时45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G9508次高铁动车从湖州东站驶出,一路向东,29分钟后抵达上海松江站,1小时3分钟到上海虹桥站,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铁(简称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沪苏湖高铁一直备受瞩目,它是首条横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高铁线,是长三角核心区高铁网的重要一环,人们形象地称它在江浙沪“横着走”。这条高铁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提速,也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对长三角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
少了一半 湖州到上海时间大幅缩短
沪苏湖高铁自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苏州,接入浙江湖州,线路全长1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上海虹桥、上海松江、练塘、苏州南、盛泽、湖州南浔、湖州东、湖州站8座车站,其中上海虹桥、湖州站为既有车站,其余为新建车站。
江浙沪三地早在多年前就已形成由沪宁、沪杭、杭宁等铁路构成的三角状铁路网。而沪苏湖高铁位于沪宁、沪杭两大客运主轴的中间,将“三角形”一分为二,用最短路径连通了江浙沪“包邮区”。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可谓“落一子、满盘活”。
沪苏湖高铁在上海虹桥站连通整个上海铁路枢纽。在湖州,则与合杭、宁杭高铁衔接,形成“十字”型枢纽,通过湖州枢纽可实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互联互通。
不止于此,沪苏湖高铁还起到疏解运输压力的作用。
一直以来,西出上海最繁忙的通道是沪宁、沪杭两大客运主轴,如今,沪苏湖成了西出上海的第三大通道。设计方中国铁建旗下铁四院沪苏湖高铁总体负责人陈国全说,沪宁通道上虽已有沪宁城际、京沪高铁、苏南沿江高铁等3条高铁,但线路能力紧张;而沪杭通道上仅有沪杭(沪昆)高铁1条高铁,线路能力已经饱和,成为上海与杭州及以南地区的交通堵点;合肥往上海方向客车需经沪宁通道,也加剧了沪宁通道能力紧张的局面。
沪苏湖将有效分流上述两大运输通道的客流,并进一步压缩浙西北、皖南地区至上海时空距离。
对于长三角中心腹地城市湖州而言,这条铁路更是成为连接上海的捷径。以前从湖州乘高铁去上海,需先南下绕道杭州,再转向东北经嘉兴抵达上海,相当于走一个“对勾”,且一天只有4班高铁,最快也要两小时左右。
如今,沪苏湖高铁的到来,上海虹桥至上海松江、湖州南浔站分别最快16分钟、43分钟可达,上海虹桥至湖州站最快55分钟可达,较原来缩短55分钟。
对于杭州市民而言,出行也有了更多的线路选择。沪苏湖开通后,上海虹桥也首开至杭州西站动车组列车,最快78分钟可达,民众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全省首个 湖州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
沪苏湖高铁沿线新建6座高铁站,串联起上海青浦、湖州南浔、江苏吴江、江苏盛泽等此前未通高铁的地区。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不仅拉近了时空距离,更激发了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力。
自浦东新区开发以来,位居浙北的湖州接轨上海已有30余年历史。沪苏湖高铁开通,湖州成为浙江首个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的设区市,以及浙江唯一高铁90分钟内直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城市,升级成浙北乃至长三角铁路枢纽。
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将江苏省和浙江省省际毗邻区连点成线,形成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实现“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当前,苏州和嘉兴正从上海的北面和南面加快打造一北一南的拓展带。湖州将自己定位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对标上海新型产业体系和大商务、大金融、大会展功能,集聚打造“绿色智造”“绿色科创”“绿色开放”三条廊道,推动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创。
在湖州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陆建卫看来,沪苏湖高铁搭建起沪湖两地深化产业合作的“黄金通道”。“我们主动承接上海溢出效应,进一步提高与沪苏产业集群的适配性。”陆建卫介绍,湖州八大新兴产业链与上海的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两地产业主管部门早已从产业规划层面深入交流,全面嵌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共建产业集群。
以湖州颇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为例:该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规上企业数超300家,年产值达800亿元,集聚一批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制动系统、安全气囊、车身模具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以及吉利、蜂巢等龙头企业,已然具备产业主配的基础。
前不久,福特汽车、宁德时代、上汽通用、吉利汽车、孔辉汽车等70多家沪湖两地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进行产业对接洽谈,两地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沪苏湖开通后,我们离上海主机厂更近了。”作为全固态电池供应商的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管理部总监张瀛介绍,公司已经成立系统集成事业部,专门承接上海主机厂客户需求,快速拿出解决方案和产品。
湖州正与上海特色产业园区建立“一对一”对接机制,合作共建专业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眼下正与湖州南太湖新区共同打造半导体产业园。园区聚焦射频功率、半导体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吸引北景国策、威浪达科技等多家上海半导体企业入驻;位于南浔的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内,长三角农业硅谷、长三角中央厨房、长三角亲子乐园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苏浙皖三省交汇处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与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展开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高铁使得商务人士可以轻松实现“一日商务圈”,也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更多说走就走的旅行选择,沪苏湖沿线朱家角、周庄、黎里、南浔等江南古镇被串珠成链,苏州的古典园林、湖州的江南水乡等著名景点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高铁带来的大量客流,为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湖州市吴兴区将太湖新溇港、西塞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内最大红土网球中心等旅游板块整合,推出“带着球拍游吴兴”等产品;南浔区为游客准备了“四季游线”“全域住宿、全景免费”文旅优惠政策;练塘站建在“家门口”,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的阿特麦文创园初步测算,高铁开通后每年游客量将增长10倍,当下正规划完善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等一系列商业配套服务。
协同提速 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沪苏湖高铁还是一条区域发展的赋能线。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以上海为中心、沿沪昆高速(G60)两侧形成的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带,涵盖了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城市。
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后,上海虹桥站至湖州站高铁运行时间将从原来约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进一步拉近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沿线城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共享。高铁沿线城市将更紧密地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中,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此外,便捷的交通条件将提升区域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资本的集聚。
随着高铁的开通,沿线城市将深度融入科创走廊,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催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同时,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快速流通,将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这将使湖州的园区平台、创新节点、产业走廊上的人员要素流动变得更为高效便捷,曾经的旅途劳顿也将变成一杯咖啡的优雅。
曾供职于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的杜逸枫于今年8月加入了位于湖州的德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在杜逸枫眼里,湖州有充盈的工业落地空间,湖州和上海的接轨是区位和政策的双重融合,她期待湖州可以借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实现和上海进一步深度合作。
位于南浔的浙江荣泰健康电器有限公司距离南浔高铁站只有5分钟车程,从公司大楼内就可以看到形似一叶轻舟的南浔站。荣泰健康电器是上海荣泰的子公司,2014年落户南浔,有将近20余名员工需要来往两地。
“期待太久了!”该公司人事行政经理梁天赐家住上海,每周她都打顺风车回去,总能遇上不少一起打车的同事。乘坐沪苏湖高铁后,她只要坐30分钟高铁就能抵达上海,再乘坐半小时公交就能到家,通勤成本比之前少了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沪苏湖高铁的开通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各大城市的分工与合作。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可以继续发挥其金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而苏州、湖州等城市则可以依托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大力发展制造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2020年,我们得知沪苏湖高铁经过1公里外的苏州南站后,最终决定把基地落户在这里。”江苏吴江区的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江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爱旗说,公司生产的基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手机等,下游功能性涂料企业主要集聚在湖州地区。高铁开通后,招引上海的研发人才更有优势,与下游的协作对接也更加便利。“上午研发的产品,下午就能到达湖州的下游企业进行验证。”康爱旗说。
发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优势,湖州在沪苏湖高铁开通之际,正式宣布将设立20亿元人才基金,支持在沪高层次人才来湖创业。同时他们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高铁年卡”及“人才一卡通”,鼓励在上海打造“人才飞地”,支持在沪青年来湖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引领时代的交通线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轴。京杭大运河畔散落的江南古镇集群记录着水运时代的辉煌,相信沪苏湖高铁飞驰的动车在长三角腹地、太湖南岸开辟高铁新通道的同时,也将助推沿线经济提速向前。